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未成年人1.7万元高额消费再敲警钟

时间:2025-08-09 15:59:17 浏览量:77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2月2日,未成万元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的年人消费者李先生向海宁市消保委反映,偶然间发现其上初中的高额小孩,陆续在当地一家食品店购买了价值1.7万多元的消费玩具卡片,与经营者自行协商无果后,再敲报警110处理,警钟仍旧无果,未成万元故共同前来要求调解,年人让商家退还部分费用。高额

海宁市消保委受理后,消费当即进行调解。再敲在调解中,警钟消费者表示,未成万元由于小孩无手机,年人每次通过现金支付,高额经营者未出具收据,推算一年多时间,累计购买了1.7万元的卡片,当场出示购买的卡片,要求退还至少一半的费用。经营者表示,其小孩确实在该店多次购买过卡片,少则几十元,最多200元左右,由于每次金额不大,其他小孩也在购买,经营者认为应视为正常买卖行为,同时家长出示的卡片中,很大一部分并非其销售,但为了解决纠纷,可以适当作出退让,退还3000元。消费者表示不能接受这个结果,调解员虽经努力调解,仍无法促使双方达成协议,遂终止调解,建议双方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海宁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部分家长为了从小树立经济意识或者其他原因,让小孩能够轻易支配自己的压岁钱或者知道家长手机的支付密码,导致未成年人出现一次性高额或者多次累计后高额购买与学习无关商品的问题,事后追究商家责任时,往往会面临证据不足或者即使证据充分但经营者不愿意退让、需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的困境,希望能引起消费者的足够重视,应该对大额货币代为保管,不要告知手机支付密码,平时做好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引导其树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消费观念。同时提醒广大经营者,国家对未成年人有特殊的法律保护,人民法院一旦确认该购买行为无效,经营者将面临退还消费者支付的货款,而取回的商品无法再次销售,由此产生的损失,将由经营者自行承担。

责任编辑:李佳榕上一条:江西鹰潭:开展食品企业消费体察活动下一条:玻尿酸食品真能“吃出水光肌”?专家表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明明白白消费
产品中心
产品
服务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内蒙古山清泉水业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北京发布中英文双语外商投资公司登记注册办理指南  北京海淀开展纺织品市场专项整治  北京:“你点我检”护航春节“菜篮子”  上海抽检7批次皮鞋质量不合格 MANGO等品牌样品易开胶变形  山东龙口: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 护航消费安全  “特供酒”专项治理|陕西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罚没物资集中销毁活动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蒸汽拖把比较试验报告:消毒效果整体较好  北京东城开展化妆品质量安全检查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蒸汽拖把比较试验报告:消毒效果整体较好  “特供酒”专项治理|陕西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罚没物资集中销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