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全民反诈在行动

时间:2025-08-09 15:16:53 浏览量:1196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暑期是全民研学、出游旺季,反诈也是行动各类消费纠纷的高发期。为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全民6月26日,反诈山东省淄博市文旅局、行动市市场监管局、全民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反诈市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行动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全民理性和合理消费。反诈

选择通过旅行社出游的行动消费者,应选择有合法资质、全民规模较大、反诈信誉较好的行动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时,要对行程安排、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约定。对微信朋友圈、短视频、俱乐部等组团旅游形式要提高警惕,慎重选择。尽量选择正规商店或管理规范的市场购买纪念品,不要轻信“老乡店”。在景区购物要事先做好功课,充分了解自身需要,避免冲动消费。购买商品时,务必看清商品的价格、质量、产地,索取发票等凭证。

针对研学游,消费者应对研学项目宣传内容进行辨别,可通过致电学校官方电话等渠道核实“名师”身份、专业程度、研学主题,上网查看消费者评价,避免参加“校门打卡”“游而不研”“只研不游”等“伪研学团”。签订合同时,首先要明确合同签订主体,防止出现研学活动组织者、承接业务合作方等经营主体相互推卸责任。其次要明确研学线路、收费标准、时间日程、食宿条件、出行交通、秩序管理、师资力量、安全保障、安全风险提示、退费办法、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对合同中存在的不公平格式条款要及时指出,要求修改或删除,将经营者口头承诺书面写入合同条款。

对于满足学生兴趣特长的非学科类培训,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办学规范、口碑良好的教育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一次性培训收费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提前收取费用时不得早于培训开始前1个月。教育部已推出“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家长可通过APP购课交费和续费。

谨防沦为诈骗分子“工具人”。在校学生务必妥善保管银行卡、电话卡以及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帮助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免费领取游戏道具”网络游戏诈骗手段。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想赚零花钱的心理,在群聊或社交平台发布“足不出户、日赚千元”“轻松兼职返利”等信息,实为刷单诈骗,一般先让受害人得到小额收益,使其卸下心理防线,在受害人投入大量本金后,便出现不能提现、账户冻结等问题,诱导受害人继续加大投入进行解封。

责任编辑:赵英男上一条: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涉嫌违法 重庆市九龙坡区消委会发出劝喻书下一条:没有了
产品中心
企业文化
产品
服务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内蒙古山清泉水业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广东发布规范殡葬服务市场价格通告  ​北京东城开展校园周边经营主体专项整治行动  黑龙江哈尔滨:规范“五一”旅游广告发布行为  优化营商环境  安徽印发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指南 错时安排入校离校时间  守护舌尖上的清凉  农机新力量:防灾救灾培训助力农业现代化  消薄赛道:潮安GDP总量第一,云安、丰顺、封开增速领跑丨县域经济观察  黑龙江黑河:专项检查节前食品安全  黑龙江牡丹江:专项整治户外广告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