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浙江台州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霞——与古为新,“雕刻”东方美

时间:2025-08-09 15:48:04 浏览量:8141

  凿花、雕刻揩花、浙江抽纱、台州绣花,刺绣承人新作设计,技艺文创开发,代表跨界创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性传新东浙江省非遗项目台州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霞几乎每天都很忙碌。林霞

  在外婆的雕刻花绷前长大,林霞16岁时以绘画功底如愿考进台州绣衣厂,浙江成为绣衣图案设计师。台州一辈子一件事,刺绣承人传承技艺30余年,技艺“看到台绣的代表服装、文创、性传新东艺术品逐渐受到社会喜爱,我非常开心。”

  台州刺绣,起源于浙江台州椒江区,这里位于椒江入海的河口内,是客运、货运的重要通道。由于海运便利,源自西方的雕镂和抽纱技艺随之传入,经与当地的挑花、彩平绣等传统刺绣技艺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台绣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独特“雕平绣”风格。

  走近一幅台绣作品,光线从镂空处透了出来,绣影交织,美感别致。

  林霞说,相较于苏、蜀、湘、粤绣,在布上做减法是台绣工艺最独特之处。比如雕镂,有比喻说其他绣种是在布上“绘画”,而台绣是在“雕刻”;其他绣种是穿针引线把图案绣出来,台绣则创造性地以“抽纱”镂空出图案。

  台绣技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产物。历史上,绣衣远渡重洋,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活跃了本地的经济。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鼎盛时期,全台州绣花人员数以10万计。然而,到了20世纪末,多数绣衣厂归于沉寂。林霞曾见证台绣的辉煌,经历它的衰落甚至濒临失传,“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么宝贵的技艺,就这么‘断了线’了?我不甘心!”

  经过时间的积淀,台绣积累形成了抽、拉、雕、包、绕等近300种针法。传承技法并创新表达是林霞的坚持,“立足当下、立足生活,以传统语汇艺术演绎现代生活,将时尚、潮流、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台绣艺术呈现给人们。实践证明,这样的传承实践,能常为常新。”

  薄处如蝉翼,纹饰多变化,经过创意的赋能、巧手的打磨,台绣服装展现出立体、丰富、浮凸的肌理效果。“辨识度高、特色鲜明,有时尚味儿、国际范儿,所以国内外消费者都喜爱。”有顾客评价说。

  台绣就此拓宽了市场。

  林霞还跨界创作了不少台绣艺术作品。做减法工艺的充分利用,让作品呈现类似软雕塑的高浮雕立体效果,独特的艺术美感惊艳了不少观众。

  在林霞看来,台绣更需要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喜爱这一技艺,甚至加入传承的行列。有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越来越庞大的人群,古老技艺就能有越来越广阔的未来。”

  走进台绣生活艺术馆,台绣文创产品类别多样、琳琅满目,“新潮”“素雅”“实用”,受到年轻人喜爱。有些参观者兴致浓厚,便停下脚步,参与到台绣技艺体验中来。“小小的团扇文创,既呈现了悠久的传统文化,又贯穿了多样的台绣技法,买几把带回家,实用又美观,有意思也有意义。”来自北京的游客杜莹说。

  “工艺当随时代。我们要继续从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新需求中汲取养分,让古老技艺更好传下去。”林霞说。

产品中心
企业文化
服务
产品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内蒙古山清泉水业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粽”点关注!浙江杭州端午食品抽检全部合格  帮镇驻村干部吴泽文:用脚步丈量清远的新发展|我的清马故事  18家猪企前2月总销量超2400万头!10家同比增长!  上海:9批次计量器具产品不合格  骆碧群:来山里开荒的都市丽人  黑龙江:7批次食品及餐饮具抽检不合格  福建工业产品质量抽查 78批次产品全部合格  “粽”点关注!浙江杭州端午食品抽检全部合格  福建厦门:核查处置冬蟹、草虾等10批次不合格食品  帮镇驻村干部吴泽文:用脚步丈量清远的新发展|我的清马故事